大班幼儿学习、生活中离不开铅笔、签字笔、马克笔、蜡笔等等,在幼小街接的阶段,笔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伙伴。结合课程游戏化精神,每天区域游戏过后,幼儿常常喜欢用一幅“画”把自己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。关于“记录”,思考是否可以基于幼小街接给予幼儿一些新的学习经验,使他们对“记录”有新的认识。于是合肥市和月融汇幼儿园大二班开始了课程的探索……由此来激发幼儿对前书写的兴趣!
“这个是什么字,为什么这样写的呀?”
“老师,我认识这个字,这是我名字里的字。”
“这个字我也认识,我在绘本里面见过这个字。”
“这个字长得很像天一样。”
“老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啊?”
借助幼儿对汉字的好奇、探索、求知,教师将“中国汉字”有效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。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了《仓颉造字》,大家带着自己的猜测,跟随故事《仓额造字》了解了中国的汉字的起源。看过故事后,幼儿对象形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知道了符号和文字诞生的意义,发现文字在功能上方便了古人的生活。可以帮助古人记录事件、传播知识。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明确把书面表达的愿望和书写初步技能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,并提出:
1.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。
2.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。
3.写字、画画时姿势正确。
前书写活动可以定义为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,通过感知、涂画、涂写、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,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、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。



在握笔书写之前要进行肌肉协调性的练习,训练幼儿灵活地控制手指和运用手指惯性,练习拇指、食指与中指配合手腕动作的协调性。研究证明,幼儿精细动作表现得较好,可能倾向于在书写行为上用时较短、笔迹更加流畅。幼儿园通过一日生活、游戏等活动,如系鞋带、穿脱衣服、积木建构、绘画和手工剪纸等来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。


通过本次活动,幼儿发现了许多象形文字和画画很像,初步认识了象形字后,他们更是兴致勃勃地探究象形字。



穿越时光隧道,师幼一起手握“活字”的墨香,一起触摸古法技艺的神奇,感受印刷汉字的温情与魅力。



每一个姓氏都有一个悠久的历史,最后就让我们跟随幼儿的脚步,用他们的“奇思妙想”对自己的姓氏进行了设计创作。





关于前书写的探索之旅不会停止,作为教师需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捕捉幼儿的游戏兴趣点,并让这兴趣点成为幼儿自主、自发游戏的一个契机,教师永远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、引导者、合作者!
合肥市和月融汇幼儿园将在研究中不断前行,和幼儿一起开展更加富有生命力的班本课程。
图片:周玲
撰稿:周玲
初审:赵晓艳 曹宇
复审:杨开君
终审:胡宝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