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绘本阅读活动中,《大卫,不可以》引起了幼儿的兴趣,他们对主人公大卫的行为产生了很多共鸣,甚至能形象的模仿出绘本中大卫与妈妈的对话。在师幼谈话中,围绕好习惯、坏习惯的话题,幼儿给出了不同答案。抓住教育契机,根据幼儿的话题点以及对行为的认知,合肥市大杨融悦幼儿园中二班开展了“习惯伴“童”行 品格润心田”系列活动。

故事导入
这个天真无邪、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,让大家觉得又开心又释怀,世界上哪一个幼儿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、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、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,最后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,幸福地闭上了眼睛,妈妈一句“大卫乖,我爱你”。



好习惯与坏习惯
夕夕:饭前便后洗手就是好习惯。
少卿:赖床,躺在床上不起是坏习惯。
萱萱:午睡时自己脱衣服叠放好,鞋子摆放整齐是好习惯。
尧尧:吃完饭留下的垃圾随地乱丢是坏习惯。
册册:边吃饭边说话是坏习惯。
文明习惯,礼仪先行
生活即教育,懂礼、知礼、学礼、用礼。我们有“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与人”的古训。文明礼仪不仅仅是对传统礼仪的传承,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。
早早地来到幼儿园,带上“礼仪小标兵”绶带,站在幼儿园门口热情迎接小朋友,在送上甜甜的笑容的同时,还主动向小朋友问好,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展示了“讲文明、懂礼貌”。



自我服务,生活习惯
叠被子


穿鞋子


盥洗



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自我服务慢慢养成,孩子可以在探索实践中发现问题,学习同伴好的行为习惯,并逐渐提升自我服务的能力。
迁移经验,学习习惯
行为习惯的养成,在生活中点滴积累完成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每一次历练都是一次成长。


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提出“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”的发展目标。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、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,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,必须从小抓起,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。从大处着眼、细微处入手,贯彻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,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行为习惯。
图文:程思渺
撰稿:程思渺
初审:巩宏宇
复审:董欣颢
终审:李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