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,它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历史底蕴。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剪纸,加深对剪纸的认识,体验剪纸的乐趣,合肥市大杨融悦幼儿园大一班开展了以剪纸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课程。
课程缘起
又到了饭后绘本阅读的时间,老师拿来了一本《老鼠嫁女》的剪纸绘本,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和讨论。




"对啊,我也很喜欢,是画出来的吗?"
"不是,不是,那些都是剪纸!"
“都是剪出来的吗?我也想试试”
在孩子们的童言稚语中,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剪纸很感兴趣,由此关于剪纸的课程故事便展开了。






“剪纸是谁发明的?”“剪纸需要哪些材料。”“剪纸除了帖在窗户上,还有什么作用呢……”在语言活动《剪纸的由来》中,教师以视频、PPT等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,让孩子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并认识其中的特点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为什么我剪出来的就断了呢?都变成了两半!
这个纸张好硬,根本剪不下来。
老师,你看我剪出来的图案好奇怪呀!
我的剪纸线条都歪歪的,一点都不平。
经过多次的失败,孩子们发现折出来的纸张主要分为中心点和边缘线两部分,当沿着“中心点”两边剪出来的花纹是非常美丽且不易断裂的。但是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。
老师,为什么我剪的窗花和图片上的不一样呢?
老师,我想剪出爱心形状的图案。
窗花上好看的条纹是怎么剪出来的呢?
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,我们提供了剪纸步骤示意图,引导幼儿观察与尝试。


















文字及撰稿:李悦
图片:王静
初审:董欣颢 巩宏宇
复审:李蒙
终审:胡宝云